橡胶跑道卷材(预制型)的修补方法需根据破损类型(小面积裂缝/坑洞、局部磨损、接头裂开、大面积破损)选择对应工艺,具体如下:
清理与预处理:使用软毛刷或高压水枪清除破损区域杂物、灰尘,裂缝需切割为V型槽,坑洞边缘需削平至平整。
填补与压实:采用专用橡胶修补剂或弹性胶(如PU灌缝胶)均匀填充破损处,用刮板压实至与周围表面平齐,确保无气泡。
干燥与打磨:待修补剂固化(通常24小时)后,用砂纸或打磨机打磨表面,使其光滑且与周边跑道高度一致。
去除受损层:使用打磨机彻底清除磨损或老化的面层材料,露出稳固基层,打磨范围需超出破损边缘20cm以上。
填充与固化:按比例混合橡胶颗粒与专用胶水(胶水:颗粒=1:6),填充至凹陷区域并压实,养护24小时至完全固化。
面层修复:若面层磨损严重,可喷涂双组份水性面漆(首遍用量为次遍2倍),确保颜色与原跑道一致。
清理与涂胶:清理接头裂缝处杂物,均匀涂抹专用接头修复剂(如聚氨酯密封胶),确保覆盖整个裂缝。
压实与融合:用刮板将修复剂压平,必要时采用热熔法(热风枪加热至表面融化)使修补材料与原卷材融合,冷却后打磨平整。
定位与切割:测量破损区域尺寸,按“宁大勿小”原则切割同规格橡胶卷材(需与原卷材批次一致,避免色差)。
基层处理:铲除破损卷材至基础层,打磨平整并清理干净,确保基层含水率≤8%、平整度误差≤2mm/3m。
铺设与固定:在基层与卷材背面均匀涂刷专用双组份胶水(A:B=1:5),对准位置铺贴后用砖块或压力机加压固定24小时,接缝处重叠5-8cm并热熔焊接封边。
整体检查:修复后检测接缝强度、平整度及弹性,确保与原跑道性能一致。
以上方法需根据破损程度选择,小面积破损以局部填补为主,大面积或卷材开裂则需更换修补,且全过程需使用专用材料(如配套胶水、修复剂)及工具,确保修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