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塑胶跑道因其良好的平整度、弹力、耐冲击性能和抗钉能力,在各类运动场地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施工流程复杂而精细,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以确保跑道的质量和使用寿命。以下是复合型塑胶跑道施工流程的主要步骤:
一、基础准备
1. 清理场地:首先,需要清除施工场地上的杂草、树根、碎石等障碍物,确保施工区域平整干净。这一步是施工的基础,对于后续施工的质量和进度至关重要。
2. 地面处理:对场地进行适当的平整和打磨,确保地面平整度符合要求。通常,使用3m直尺测量,平整度应控制在3mm以内。同时,清理掉任何可能影响跑道施工的杂物,保持地面的干燥和无杂质。
二、防水层施工
在基础层处理完毕后,需要进行防水层施工,以提高跑道的水密性和防潮性能。
1. 底漆处理:采用特定的底漆材料,如PU胶掺30%胶粉或滑石粉,进行胶粒封底。这一步是为了增强基层与后续施工层的粘结力。
2. 涂刷防水涂料:在底漆处理完毕后,涂刷防水涂料。防水涂料的选择应根据施工要求和场地条件进行,以确保达到预期的防水效果。
三、弹性层施工
弹性层是复合型塑胶跑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了跑道的弹性和舒适性。
1. 橡胶颗粒摊铺:将粒径2-4mm的高弹性橡胶颗粒与高强度单组分胶水混合,搅拌均匀后倒入摊铺机内。摊铺时,应控制摊铺厚度和均匀性,一般厚度为9mm。摊铺完毕后,进行固化保养,通常需要24小时。
2. 弹性底胶涂覆:在橡胶颗粒层上涂刷一层弹性底胶,以增加跑道的弹性和舒适性。弹性底胶的选择和涂覆工艺应根据施工要求进行。
四、面层施工
面层是复合型塑胶跑道的外观层,它决定了跑道的颜色、耐磨性和防滑性。
1. PU混合铺装:将预制的PU(聚氨酯)混合物均匀涂抹在地面上,并用辊子将其压平、铺平,形成弹性层。弹性层的厚度通常为8mm至13mm,具体厚度应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2. 表层颜色涂装: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颜色和图案设计,将彩色的PU树脂混合物涂刷在跑道表面。这一步是赋予跑道外观的重要步骤,应确保颜色均匀、图案清晰。
3. EPDM颗粒铺装:在湿润的PU表层上均匀撒布EPDM颗粒。EPDM颗粒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防滑性,能够有效提高跑道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五、表面封闭处理
为了进一步提高跑道的耐久性和美观度,需要对跑道表面进行封闭处理。封闭处理的具体方法和材料应根据施工要求进行选择。
六、标线和设施安装
待面层固化后,进行标线和设施的安装。标线应按照国际标准绘制,确保清晰、准确。同时,安装必要的运动设施,如起跑器、栏架等。
七、检查和验收
施工完毕后,对跑道进行全面检查和验收。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平整度、厚度、颜色、标线等。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没有漏涂、开裂或其他质量问题。
八、养护保养
跑道完工后需要进行养护保养,避免尖锐物品划伤表面,定期清洁和维护,以延长跑道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复合型塑胶跑道的施工流程包括基础准备、防水层施工、弹性层施工、面层施工、表面封闭处理、标线和设施安装、检查和验收以及养护保养等多个步骤。每个步骤都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以确保跑道的质量和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