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气型塑胶跑道施工需严格遵循技术规范,确保环保性、耐用性和安全性。以下是综合多篇行业资料的施工注意事项及关键要点:
基础处理
基础需采用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要求强度达标、表面平整(3m直尺误差≤3mm),并具备排水坡度(0.3%-0.5%)。
水泥基础需养护≥21天,含水率≤5%;沥青基础需抛丸处理,粗糙度≥0.8mm。
清除基础表面的杂物、油污,必要时用丁酯或稀释剂清洁。
材料与工具准备
材料需通过环保检测(TVOC≤0.05mg/m³),并按配比预混小样试验,验证胶水与颗粒的粘结性及固化效果。
工具包括摊铺机、喷涂机、经纬仪等,需提前调试设备性能。
配比精准性
底层胶水与颗粒比例通常为1:7(胶水占比12.5%),面层喷涂胶水与EPDM颗粒按1:3-1:4混合。
催化剂用量需根据温度调整:高温(>30℃)减少至0.2%-0.3%,低温(<15℃)增至0.6%-0.8%。
环境条件
施工温度控制在5-35℃,湿度≤70%,避免雨天或高温暴晒作业。
风速较大时需调整稀释剂比例,防止喷涂不均匀。
底层摊铺
采用边刷底涂胶水(0.2kg/㎡)边摊铺颗粒层的方式,确保胶水未固化前完成颗粒铺设,避免脱层。
摊铺机或手工刮涂需分层进行(底层10mm橡胶颗粒,面层3mm EPDM),压实后及时修补高低不平处。
面层喷涂
使用喷涂机正反方向各喷一次,气压≥0.7MPa,喷枪高度0.5-1m,确保颗粒分布均匀、无脱粒。
边缘用挡板保护,避免污染周边区域。
接缝与细节处理
接缝处需45°斜切并填充胶浆,手工铺装时用喷灯加热或皂水拍实,保证平整无缝。
固化与养护
施工后需静置7-10天,期间禁止踩踏或重物堆放,确保完全固化。
高温天气可喷洒清水降温,防止表面龟裂。
验收标准
物理性能:冲击吸收率≥35%,摩擦系数干态0.6-0.7、湿态≥0.4。
环保检测:TVOC、重金属等指标需符合GB 36246-2024标准。
起泡脱层:多因基础含水率高或胶水配比错误,需铲除后重新封底。
色差与颗粒脱落:面层喷涂不均匀或胶水不足,需补喷胶水并滚压密实。
接缝开裂:施工时未预留伸缩缝或固化时间不足,需切割后填充专用胶。
透气型跑道施工需严控基础质量、材料配比、环境参数及工艺细节。建议优先选择通过IAAF认证的施工团队,并在施工后定期维护(如每季度冲洗、每年检测弹性)。若需定制方案,可联系专业厂家获取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