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处理标准:需采用沥青或水泥基层,平整度误差≤3mm(3米直尺检测),坡度0.3%-0.5%,抗压强度≥C30(水泥)或≥1.5MPa(沥青)。基础表面需无裂缝、油污及尖锐凸起,含水率≤5%(通过塑料薄膜覆盖测试验证)。若基础存在裂缝,需用环氧树脂+石英砂(1:3配比)修补,深度≥5mm的裂缝需填充弹性胶条。
材料预制与存放:预制卷材(厚度13-18mm)需提前24小时进场,在20-30℃环境下平放静置,避免阳光直射。胶粘剂选用双组份聚氨酯胶(A:B=1:4),使用前需在15-25℃环境中熟化30分钟,搅拌转速控制在600-800r/min,防止气泡产生。
1. 定位放线
采用全站仪按国际田联标准放样,直道每10米设控制桩,弯道按5米弧线加密,确保跑道线距误差≤5mm。内沿道牙需提前安装(高度50mm,间距1.5m打膨胀螺栓固定)。
2. 胶粘剂涂布
基础面与卷材背面同步刮涂胶粘剂,用量控制在0.8-1.2kg/㎡(沥青基础用齿形刮刀,水泥基础用平刮刀),涂布后晾置15-25分钟(以手指轻触不粘手为准)。搭接边20cm宽度需额外涂胶,厚度增至1.5mm。
3. 卷材铺设与拼接
从弯道起点向直道推进,卷材铺设后立即用50kg压辊(直径30cm)沿纵向碾压3遍(速度1.5m/min),确保空气完全排出。相邻卷材搭接宽度5cm,采用热风焊接机(温度180-220℃,压力0.3MPa)焊接,焊枪行走速度2-3m/min,焊边冷却后切除多余部分,形成5mm宽密封接缝。
4. 边角处理
跑道与排水沟交界处用L型铝合金压条固定(间距30cm钻孔,膨胀螺丝锚固),压条与卷材间填充弹性密封胶(邵氏硬度60±5)。起跑区、跨栏位等受力集中区域需额外铺设2mm厚加强层(采用无溶剂PU胶冷粘)。
关键施工参数:
环境要求:施工温度10-35℃,湿度≤70%,风速<5级,雨天前24小时禁止施工。
固化时间:铺设后需静置48小时(25℃环境),低温环境需延长至72小时,期间禁止人员踩踏。
验收标准:
物理性能:拉伸强度≥1.8MPa,撕裂强度≥8kN/m,接缝剥离强度≥2.5N/mm(GB/T 14833-2020标准)。
外观检测:表面无气泡、起皱,色泽均匀(色差ΔE≤3),跑道线清晰顺直(宽度10cm±2mm,反光系数≥30cd·lx⁻¹·m⁻²)。
对比项 | 预制型施工 | 混合型施工 |
---|---|---|
材料形态 | 工厂预制卷材(含织物加强层) | 现场搅拌聚氨酯+橡胶颗粒 |
施工周期 | 3000㎡场地7-10天 | 3000㎡场地15-20天 |
现场污染 | 无溶剂挥发(VOC≤10g/L) | 需通风散味(VOC≤650g/L) |
接缝处理 | 热风焊接(密封性100%) | 人工补平(易出现气泡) |
气泡问题:铺设前用真空吸盘检查基础空鼓(面积>0.1㎡需切割重铺),胶粘剂涂布后若遇突然降雨,立即覆盖防水油布并在2小时内重新施工。
卷材起拱:高温天气需在早晚施工,卷材预留0.5%收缩量,焊接后48小时内禁止暴晒。
验收失败:若接缝强度不足(<2.5N/mm),需切除原焊缝,重新涂胶并采用“双焊缝”工艺(间隔5mm平行焊接)。
预制型跑道施工的核心优势在于工业化生产的材料一致性和现场快速安装,适合对工期要求紧、环保标准高的项目(如国际赛事场地),但对基础平整度要求严苛,施工前需进行三级复核(测量、放线、试铺)。